查看原文
其他

断血汤 —— 内脏出血有妙招

中医养生就关注→ 医养百家谈 2023-03-08


各位好友是否知道微信公众号规则又进行了调整,吾等 也不得不跟大家求个三连,希望大家多多点击“在看,喜欢的话也点个“分享”“赞👍”

这样我们的推送才能继续出现在你的订阅列表里

不然的话你我就要相忘于江湖了🐟

详情:专业聚焦,同频共振---北京大学医疗产业领军人才研修班报名中


导读:血证的病理实质是什么?对于内脏出血,有什么方子能够做到“一剂知,二剂已”?一起学习一下陈沫金先生临床五十余年的经验方吧~


血证的病因,《内经》已明确指出六淫之邪可引起各种出血病证。


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云:“火淫所胜,民病溺赤,甚则血便”、“热淫所胜,火行其政,民病唾血、血泄……”、“湿淫所胜,咳唾则有血,病本于肾”、“寒淫所胜,血变于中……呕血、血泄……”。


里清楚地指出了火、热、寒、湿诸邪,导致血液妄行,产生各种不同的出血证候。


明·赵献可《医贯》依据陈无择三因论提出血证三因,风寒暑湿燥火,外因也;喜怒忧思恐,内因也;跌扑闪挫,伤重瘀蓄,不内外因也。后世医家多宗其说。

1

血证的病理


血证的病理变化,归纳其要,为火热熏灼,迫血妄行及气虚不摄,血溢脉外两类。


火热之中,又有实火及虚火之分,气虚之中,有单见气虚及气损其阳,阳气亦虚之别。


虚证与实证虽各有其不同的病因病理,但在疾病发展变化过程中,又常发生实证向虚证的转化,虚证可以兼夹实证的现象。


如火盛气逆,迫血妄行,反复出血之后,会导致阴血亏损、虚火内生,或出血过多,血去气伤,以致气虚阳衰,不能摄血。因此,在某种情况下,阴虚火旺及气虚不摄,既是导致出血的病理因素又是出血所导致的后果。


血统于脾,而藏于肝,在气的统率下,循经而行,周流不息,奉养全身,既不溢越脉道,也不停蓄瘀塞,即所谓气血和调。


如果因为某种因素,影响了气血的运行,“气行则血行,气止则血止”,或使气与血发生了质与量的变化,都会使气血运行发生障碍而诱发血证。


开始可以成为血流缓慢(即“血滞”,或“血不和”),继而郁积不散,形成“血郁”、“蓄血”,而后凝结成形,即为瘀血;或为血流急促,壅阻脉道,不能畅行,也可以形成瘀血。


瘀血既成则阻碍经络畅通,新血虽然循经而来,由于遭受瘀血(或称败血、恶血、死血)的阻挡,不能循其常道而去;血既止,气也不能通过,气血逆乱,壅遏冲击则逆经决络,溢出脉道,造成出血而引起血证。


溢出脉道之血,不论能否排出体外,统称为“离经之血”,也就是失去气所统率之瘀血,血的形与质均发生变化,又成为有害的致病因素,既影响新血的生成,又能引起再出血或疼痛、发热等症,即所谓“瘀血不去,新血不生”,或“瘀血不去,新血不宁”。


所以,瘀血是引起血证的病理实质 。

2

经验方


对于各种内脏出血(包括吐血、咯血、衄血、尿血、便血、崩漏等等),余行医五十多年以来,均采用自拟断血汤,在第一时间截断出血,大多应手取效。


药仅三味,共奏化瘀、凉血、补血之功,用药之后,多在当日血止,最长不过三天,就能达到完全止血之目的。


其处方为:蒲黄10g(炒熟即可,不必炒焦),黄芩30g,阿胶30g(烊化)。水煎分两次服下。


3

方解


止血之法,不可一味固涩,应以行血、活血、凉血为主,使血循经遂,才能长治久安。


 一、蒲黄 


方中蒲黄以止血化瘀。现在中药房里的蒲黄分生、熟两种。


生蒲黄未经炒制,具有通淋、化瘀的作用,近年有人用来治高血脂症;熟蒲黄经过炒制,但大多炒黑,已经炭化,止血作用不大。


这里所用的蒲黄,须要炒制,但不能炒黑,只是把生蒲黄从淡黄色炒至呈深黄色即可。


出血与瘀血,有时存在着一定的互为因果的转化关系,在临床实践中,有时出血在前为因,瘀血在后为果,如果瘀血久留不去则新血不生,血不归经,转化成为瘀血为因,出血为果。


因此,在治疗出血过程中,为了止血而不留瘀,应在止血药中,注意配伍活血之品。


正如明·缪仲淳《医学广笔记》云:“宜行血不宜止血,血不循经络者,气逆上壅也,行血则血循经络,不止自止。止之则血凝,血凝则发热、恶食、病日痼矣。”


《神农本草经》:“主治心腹膀胱寒热,利小便,止血,消瘀血。”


《药性论》:“通经脉,止女子崩中下注,主痢血,止鼻衄,治尿血,利水道。”


《本草备要》:“生滑行血,炒涩止血。……生用性滑,行血消瘀,通经脉,利小便,祛心腹膀胱寒热,同五灵脂,治心腹血气痛,名失笑散。疗扑打损伤,疮疖诸肿。


一妇舌胀满口,以蒲黄频掺,比晓乃愈。宋度宗舌胀满口,御医用蒲黄、干姜末等分搽之愈。”


时珍曰:“观此则蒲黄之凉血、活血可知矣。盖舌为心苗,心包相火,乃其臣使,得干姜是阴阳相济也。炒黑性涩,止一切血,崩带泄精。”


《本草新编》:“或问蒲黄非急需之药,而吾子取之以备用,不知何用也?夫蒲黄治诸血症最效,而治血症中尤效者,咯血也。咯血者,肾火上冲,而肺金又燥。治肾以止咯血,而不兼治肺,则咯血不能止。


蒲黄润肺经之燥,加入于六味地黄汤中,则一服可以奏功,非若他药如麦冬、五味,虽亦止咯,而功不能如是之捷。”


《医学衷中参西录》:“善治气血不和、心腹疼痛、游风肿疼、颠扑血闷、痔疮出血、女子月闭腹痛、产后瘀血腹疼,为其有活血化瘀之力,故有种种诸效。


若炒熟用之,又善治血、咳血、衄血、二便下血、女子血崩带下。外用治舌胀肿疼,甚或出血,一切疮疡肿疼,蜜调敷之,皆有捷效……又善利小便。”


 二、阿胶 


阿胶性味甘、平,有滋阴补血、安胎的功效。据研究,阿胶含有多种蛋白质、氨基酸、钙等,能改善血钙平衡,促进红细胞的生成。此外,阿胶还能升高血压,防止失血性休克。


《日华子本草》:“治一切风,并鼻洪、吐血、吐血、肠风、血痢及崩中带下。”


《本草纲目》:“疗吐血、衄血、血淋、尿血、肠风、下痢。”


 三、黄芩 


黄芩具有清热、泻火、解毒、止血、安胎等作用,治壮热烦渴,肺热咳嗽,湿热泻痢,黄疸,热淋,吐、衄、崩、漏,目赤肿痛,胎动不安,痈肿疔疮。


《纲目拾遗》:“治风热湿热头疼,奔豚热痛,火咳,肺痿喉腥,诸失血。”


《本草正义》:“枯者清上焦之火,消痰利气,定喘嗽,止失血,退往来寒热,风热湿热,头痛,解瘟疫,清咽,疗肺痿肺痈,乳痈发背,尤祛肌表之热,故治斑疹、鼠瘘,疮疡、赤眼;实者凉下焦之热,能除赤痢,热蓄膀胱,五淋涩痛,大肠闭结,便血、漏血。”


全方共奏止血而不留瘀,攻邪而不伤正,能令离经之血既出之后而在经之血不复再出,多能获得一剂知,二剂已的效果。

4

医案精选


万某某,男,55岁,蕲春县外贸局干部。


1996年3月,因持续咯血五年多,久治不愈而前来就诊。患者六脉虚缓而无力,舌淡无苔,面色白而无光彩,经多家医院确诊为支气管扩张。


余拟断血汤:蒲黄10克(炒熟即可,不必炒焦),黄芩30克,阿胶30克(烊化)。水煎分两次服。


一剂血止,连服三剂之后不再咯血。随访五年,仍未见咯血发生。


吴某某,男,45岁,农民。


1995年5月20日因连续十三年胃脘疼痛,久治无效,半年前又出现黑便,患者面色晄白,精神疲乏,脉细而无力,舌质淡,失血症状显而易见,遂先予断血汤三剂:蒲黄10克(炒熟即可,不必炒焦),黄芩30克,阿胶30克(烊化)。水煎分两次服。


5月2日复诊,黑便消失,继而予加味活络效灵丹:乳香100g,没药100g,丹参100g,当归100g,百合400g,乌药100g,佛手100g,麦冬100g。共碾为末,炼蜜为丸。日服三次,每次1丸(10克),另予复方阿胶浆,日三次,每次1支(10cc)。半年后,胃痛亦痊愈。



注:本文选摘自《陈沫金医话医案》,学苑出版社出版,2012年7月。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更多推荐

最全治疗肿瘤的药对(建议收藏)

“饮食如故”未必饮食正常

什么是人体“三焦”?

现代人寒气重的根源

六神丸,传统中药国粹,便宜又好用的中成药

大雪养生四大原则
       

END


注: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、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,不能作为处方,请勿盲目试用,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!


| 版 | 权 | 声 | 明 | 


转载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,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。文章内容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完整性未经核实,仅供读者参考。

依据《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》第12条,《信息网络传播权力保护条例》第14条/23条,即“避风港原则”,本文中部分图片及文字信息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行为请及时联系客服删除,本公众号不对内容传播行为承担行政法律责任。不承担与著作权或相关权有关的信息审查义务。


公众号合作,交流,咨询

请联系以下电话微信同号

 18016247306

加不进的朋友可以加群主个人微信:

lushiyl(陆医生)

记得复制暗号:

药膳养生调理群

我们欢迎您和您的小伙伴的加入

俗话说:“冬令进补,来年打虎”,现正值秋转冬的时节,气温逐渐下降

前几日有专家报道秋冬可能会有第二波的疫情高峰期,中医讲:正气存内,邪不可干.

疫情让我们每个人意识到“正气” “健康”的重要性


童青堂现已开通膏方门诊

由资深中医坐诊

为每位应诊者量身定做

一人一方

医生详情表请见下图。


可预约膏方门诊医生表





更多膏方专家可见下方门诊医生详情表




地址:老朱青路15号童涵春堂朱青大药房

交通:地铁17号线青浦新城站转

公交:青浦1路、青浦11路    

电话: 021-39726766  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